发布时间: 2023/8/23
近日,吉林省国土资源厅发布《吉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从矿产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矿业转型升级与绿色发展等多个方面对方解石、硅藻土、硅灰石、石墨等矿产发展进行规划和布局!
01
矿产资源概况
截止2015年底,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87种(以亚矿种为基本统计单位),其中查明资源储量矿产138种,列入吉林省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矿产124种,已开发利用矿产98种。其中资源储量居全国前5位的矿产主要有油页岩、油砂、硅灰石、硅藻土、火山渣、陶粒页岩、伊利石粘土、方解石、宝石、泥灰岩、水泥用大理岩、矿泉水等。
从总量上看,吉林省是一个矿产资源小省,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煤炭、铁、铜等矿产资源储量相对不足;一些非金属、水气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位居全国前列,但因产品开发能力、加工技术相对落后,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经济优势。
矿产资源分布地域特色明显。大宗矿产均分布在东部山区,西部松辽平原以油页岩、油砂为主。部分矿产集中度高,煤炭在延边、长春、白山等地资源相对丰富;油页岩广泛分布在松辽盆地中北部的松原、长春等地,吉林和延边部分地域也有集中分布;地热主要分布在白山、延边、长春、吉林等地;铁矿在白山、吉林、延边等地分布相对集中;镍矿主要分布在吉林、通化、延边等地;钼矿主要分布在吉林、延边等地;金矿在吉林、白山、延边等地资源丰富;钠基膨润土主要分布在四平地区;硅灰石主要分布在吉林、四平等地;饰面用花岗岩在吉林地区质优量大;硅藻土主要分布在白山地区;石墨主要分布在通化、吉林等地;水泥用灰岩主要分布在长春、通化、吉林、延边等地;松花石主要分布在通化、白山等地;橄榄石宝石主要分布在延边地区;优质矿泉水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地区。
02
2020年规划目标
提升优势矿产资源利用效率、加大紧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力度、加快资源产业基地建设,矿业产值力争达到300亿元,促进我省矿业经济平稳发展。根据国家要求和我省经济发展需求,调控煤、铁等8种重要矿产和优势矿产开采总量。建立以油页岩、钼矿、钨矿为主的矿产资源保护与储备区,矿产资源储备机制基本建立。全省矿山数量控制在1300个以内,大中型矿山达到455个,矿山结构布局趋于合理。矿山“三率”水平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率”水平达标率达到90%以上。新建矿山全部达到绿色矿山建设要求,生产矿山加快改造升级,逐步达到要求,绿色矿山数量达到100个,基本形成绿色矿山建设新格局。
03
勘查开发总体布局
1. 勘查开发区域布局
根据矿产资源禀赋条件、开发利用现状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对我省东部山区和中西部能源、建材矿产集中区,分区域提出管理思路,正确引导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活动,有效促进矿业转型升级,推动全省矿业经济协调发展。
东部山区:包括通化市,白山市,延边州,吉林市辖区的桦甸市、磐石市,共计22个县(市、区)。区内统筹安排各类财政专项基金,吸引社会资金,以地热、铜、铅、锌、镍、金、银、含钾岩石、石墨、宝玉石、硅藻土、膨润土、矿泉水等矿种为重点,进一步加快勘查进度,加强老矿山深部和外围、玄武岩覆盖区的找矿力度,优先在成矿地质条件好和有一定工作基础的地区安排省内紧缺矿产勘查项目。调整优化煤炭、铁、镍、钼、镁、硅藻土、石墨、伊利石、玄武岩、石灰岩、建筑用石料等矿山企业开发利用结构,重点鼓励大、中型优势和特色矿产的矿山企业通过改进采选冶技术,优化矿产品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转型升级。着力打造以煤炭、铁、钼、金、石墨、矿泉水为主的资源产业基地,形成优势矿产开发及后续相关产业繁荣的地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加快全区域矿业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中西部能源、建材矿产集中区:包括长春市,松原市,四平市,辽源市,公主岭市,梅河口市,白城市,吉林市辖区的船营区、昌邑区、龙潭区、丰满区、永吉县、舒兰市、蛟河市,共计38个县(市、区)。区内加强对煤层气、页岩气、地热和省内紧缺矿产的勘查评价。加大煤炭、饰面石材等矿山企业开发利用结构调整力度,严格限制最低开采规模,鼓励调整产品结构、拓展产品利用方向,尽快化解过剩产能。支持对油页岩和油砂等矿产开采技术的研发、对地热资源应用领域的推广。形成以油气、煤炭、地热等能源矿产为主的资源产业基地,带动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2.勘查开发主要方向与基地建设
1)勘查开发主要方向
统筹部署油页岩、油砂、地热、金、石墨、硅藻土、膨润土、宝玉石、矿泉水等我省优势、特色矿产的勘查开发利用活动,充分发挥优势、特色矿产对矿业经济的引领作用,拉动全省矿业经济发展。
油页岩、油砂:加强松辽盆地油页岩、油砂开采技术研发,确定经济合理的工业指标,进一步开展评价,圈定可开发利用区域。
地热:以松辽盆地、伊舒地堑、敦密断裂带及长白山隆起地区为重点,开展松原、长春、舒兰、永吉、桦甸、磐石、伊通、敦化、辉南、梅河口、柳河、长白、抚松、安图等地地热资源勘查,尽快查清地热资源赋存的地质环境条件及热储层特征,遵循自然规律,拓宽应用领域,最大限度地发挥地热资源的优势。
金矿:寻找构造蚀变岩型、岩浆热液改造型、火山岩型、侵入岩浆热液型金矿床。加强集安古马岭—临江珍珠门—长白十八道沟一带、桦甸二道甸子—夹皮沟—安图海沟地区、通化四方山—热闹地区、汪清百草沟—复兴—珲春春化等重点地区找矿。加强珲春小西南岔、集安古马岭等低品位金矿开采和金矿中伴生矿产的综合回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石墨:主要以晶质石墨为重点兼顾隐晶质石墨。加强集安—通化地区晶质石墨找矿,加强磐石、敦化等地隐晶质石墨找矿。鼓励采用先进技术,依托石墨资源优势,向高端新能源负极材料、石墨烯材料、油泄漏环保材料、渗硅石墨、生物医药材料等产业发展,形成完整的石墨产业链。
硅藻土:进一步加强临江—长白一带硅藻土评价,同时开展敦化秋梨沟—黑石一带硅藻土勘查。加强对二、三级硅藻土的勘查评价及开发、应用研究,支持硅藻土向新建筑、装修材料产业和缓释农药、化肥填料产业发展,促使硅藻土产业由粗放型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深加工方向转化,促进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
膨润土:主要以火山沉积型、风化残积型膨润土为主,重点加强公主岭、长春九台区和双阳区、永吉等地区找矿。引导有实力的企业积极参与膨润土的勘查开发,在充分利用好钠基膨润土的同时,支持钙基膨润土的改型及应用领域的拓展,使膨润土矿产业成为地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宝玉石:以松花石、橄榄玉、长白玉、蓝宝石、橄榄石宝石、磐石玉为重点,加强白山、通化、吉林、延边等地找矿力度。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将宝玉石作为我省特色资源推向市场,成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矿泉水:加强东部长白山地区抚松、靖宇、长白、辉南、敦化、安图、和龙等地的锂、锌、碘等稀有天然矿泉水勘查评价工作,加强中西部平原地区有重要开发价值的矿泉水水源地勘查评价。加强安图、抚松、靖宇、辉南等地矿泉水资源开发力度,扩大宣传,推广长白山地理标识,提高长白山矿泉水的知名度,重点扶持年产50万吨以上规模及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项目,促进矿泉水产业做大做强。
2)资源产业基地建设
将重要矿产和我省优势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找矿潜力大、开发利用基础条件优越的地区,确定为与我省勘查开发总体布局相协调的9个资源产业基地,促进矿业开发的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充分发挥优势矿产资源对地域经济的支撑作用。
04
矿业转型升级与绿色发展
1. 开发利用结构调整
1)调整优化矿山规模结构
坚持“矿山设计开采规模与矿区资源储量规模相适应”的原则,结合我省产业政策,确定煤炭及我省部分优势矿种矿山最低开采规模设计标准,其他重点矿种参照国家规划确定的矿山最低开采规模设计标准。规划期新建矿山生产规模严格执行我省及国家规定的最低开采规模设计标准,切实避免大矿小开、一矿多开、乱采滥挖的现象。对矿山设计开采规模与矿区资源储量规模明显不协调、资源不足、生产安全条件差、资源破坏和浪费严重的生产矿山,加大矿山整合力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坚持以优并劣、扶优扶强,通过企业平等协商,采取收购、参股、兼并等方式,促进矿产资源向开采技术条件先进、开发利用水平高、安全生产条件好、矿山设备精良的优势矿山集聚。
注:指长白山地区准入规模,其他地区最低开采规模为5万吨/年。
以煤炭、建筑用石料为重点,大幅度减少小矿山、小企业的数量。全力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前三年除符合减量置换要求的项目外,停止审批煤炭采矿权新立和变更扩大生产规模申请,未经项目核准(产能核增),不予受理采矿权新立和变更扩大生产规模申请;后两年结合产能过剩化解效果和市场情况,有序新立采矿权;积极引导资源枯竭、赋存条件差、环境污染重、长期亏损的煤矿产能有序退出,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煤与瓦斯突出等灾害隐患严重的煤矿。严格控制建筑用石料新建矿山数量,新建矿山生产规模必须达到大型规模,必须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方法、工艺设备;逐步关停大矿小采、生产规模低下、生产技术方法落后、工艺设备陈旧的生产矿山。到2020年,全省矿山数量控制在1300个以内,其中大中型矿山达到455个,占矿山总数的35%。
2)调整优化矿产品结构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有序推进资源产业向下游延伸,发展资源深加工产业,促进我省矿业结构向高新技术方面转变。以我省优势矿产为重点,支持矿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共性、配套、关联度大的技术和有利于提高竞争力的高附加值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增强精深加工矿产品生产能力,实现低档产品向中高档产品,单一产品向配套产品,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高耗能(耗材)产品向低耗能(耗材)产品的转化,降低初级矿产品在销售中的比例,推动形成我省特色的矿产资源开发新格局。
2. 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1)全面提高矿产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水平
督促矿山企业研发或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加快淘汰落后的技术、工艺和设备,全面提高矿山采、选、冶技术水平,将节约和保护的意识贯穿于矿产资源开发的始终。到2020年,全省矿山“三率”水平达标率达到90%以上。
煤矿矿山要在采用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的同时,注意提高残采煤层的回采率;鼓励金、银及有色金属矿山采用充填法采矿技术。支持对磁性铁占有率较低的铁矿石选矿方法的研究;重点攻克含磷、钒、硫的铁矿和铜钴矿等矿产的选冶技术难题。大力推进对煤层气、沸石、膨润土、硫铁矿等煤矿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进一步提高金、银及有色金属矿产中伴生矿产的回收率。加大对低品位金、铜、硼,低品级硅藻土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
积极促进矿山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及综合利用,重点推进煤矸石发电和煤矸石、粉煤灰、矿渣烧结新型墙体材料的开发项目,鼓励对含有稀散元素的煤矸石和金属矿产尾矿等废弃物中的稀散元素综合回收。同时,充分利用尾矿回填矿山采空区和土地复垦区,实现固体废物零排放。
2)完善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激励约束政策
严格执行《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鼓励、限制和淘汰技术目录》,严格准入门槛,严格标准规范,新建或改扩建矿山不得采用国家限制和淘汰的采选技术、工艺和设备,“三率”指标必须满足准入条件。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严禁金属矿山采富弃贫,“三率”水平不达标或资源浪费严重的矿山企业,责令限期整改;对低品位、共伴生、难选冶和尾矿资源利用好的矿山企业,给予奖励。探索建立资源利用效率优先的资源配置制度,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聚集。建立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和推广机制,搭建产学研平台,推进资源节约关键技术攻关,研究实施一批“关系全局、意义深远、带动性强”的资源综合利用重大工程,并在全省范围内总结推广先进技术和经验,进一步提升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3. 绿色矿山建设
1)全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大力发展绿色矿业,总结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经验,按照资源利用集约化、开采方式科学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生产工艺环保化、矿山环境生态化的开发经营理念,持续推进我省绿色矿山建设。到2020年,全省新建矿山全部达到绿色矿山建设要求,生产矿山加快改造升级,逐步达到要求,绿色矿山数量达到100个,基本形成绿色矿山建设新格局。
构建绿色矿业发展长效机制,发挥地方政府积极性,落实企业责任,加大对矿业绿色转型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在资源配置和矿业用地等方面向达到绿色矿山条件的企业和地区实行政策倾斜,对完成绿色矿山建设、落实资源综合利用、矿山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任务的企业做好优惠政策倾斜。新建矿山必须严格按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建设,依据规划进行设计和建设;生产矿山必须按照绿色矿山标准改进不适宜的开发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加强规范管理,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实现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全面协调发展。
2)积极构建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
将我省矿山分布相对集中、矿业秩序良好、创新能力强的白山市浑江区、桦甸市、集安市列为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充分发挥示范区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按照“由点带面、集中连片”的原则推动全省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所在的各级政府部门应制定鼓励政策措施,正确引导,全力支持,矿山企业应按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的要求进行具体实施,并动员示范区内公众积极参与,形成政府、企业、群众共建绿色矿业的良好局面,使绿色矿业发展成为我省矿业经济发展的主流。
吉林东北亚国际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